石英微晶體天平(QCM)是一種能精度檢測物質質量變化的精密儀器,其原理基于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和質量負載對振動頻率的影響,廣泛應用于化學、生物、材料等領域的微量分析,以下詳細解析。?
1、壓電效應:振動的產生與傳遞?
石英晶體是一種具有壓電特性的晶體材料,當受到機械應力作用時,其表面會產生電荷;反之,當在晶體兩端施加交變電場時,晶體會發生周期性的機械振動,這種現象稱為逆壓電效應。石英微晶體天平的核心部件是一片切割成特定角度(如 AT 切型)的石英晶體薄片,薄片兩面鍍有金屬電極(通常為金或銀),形成電極對。?
當在電極兩端施加一定頻率的交變電壓時,石英晶體在逆壓電效應作用下產生共振,振動頻率由晶體的固有屬性(如尺寸、切割角度)決定,通常在幾兆赫茲(MHz)范圍(常見的有 5MHz、10MHz)。這種穩定的共振頻率是 QCM 檢測的基礎,一旦晶體表面有質量附著,共振頻率就會發生變化。?
2、質量 - 頻率關系:核心檢測機制?
石英微晶體天平的檢測原理基于 Sauerbrey 方程,該方程定量描述了晶體表面附著質量與共振頻率變化的關系。方程表達式為:Δf = -2f?²Δm/(A√(ρqμq)),其中 Δf 是頻率變化量,f? 是晶體的固有共振頻率,Δm 是表面附著的質量,A 是電極面積,ρq 和 μq 分別是石英晶體的密度和剪切模量。?
簡單來說,當有物質(如氣體分子、液體中的溶質、生物分子)吸附或沉積在石英晶體表面時,晶體的有效質量增加,導致共振頻率降低,且質量變化與頻率變化呈線性關系(在一定范圍內)。通過測量頻率的變化值 Δf,可根據 Sauerbrey 方程計算出附著質量 Δm,檢測精度可達納克(ng)甚至皮克(pg)級別,實現對微量物質的精準定量。?
需要注意的是,Sauerbrey 方程的適用條件是附著層為剛性、均勻且厚度遠小于晶體厚度的薄膜。若附著層為粘性或柔軟物質(如液體中的聚合物),需結合其他模型(如 Voigt 模型)進行修正,以提高檢測準確性。?

3、檢測系統的協同工作?
石英微晶體天平的檢測系統由石英晶體傳感器、振蕩電路、頻率計數器和數據處理單元組成。振蕩電路為晶體提供穩定的交變電壓,維持晶體的共振狀態;頻率計數器實時監測共振頻率的變化,并將頻率信號轉化為電信號;數據處理單元根據預設的算法(如 Sauerbrey 方程)將頻率變化轉化為質量變化,通過顯示屏或軟件輸出結果。?
在液體環境中使用時,QCM 需解決液體阻尼對振動的影響。液體的粘性會增加晶體的能量損耗,導致共振頻率降低和帶寬變寬,此時需通過電路補償或算法修正來消除液體環境的干擾,確保對表面附著質量的準確檢測。部分 還配備溫度控制模塊,因為溫度變化會影響石英晶體的共振頻率,溫控功能可將溫度波動控制在 ±0.01℃以內,減少環境因素的干擾。?
4、應用場景中的原理體現?
在氣體檢測中,QCM 可通過在晶體表面修飾特定吸附材料(如金屬氧化物、有機聚合物),使目標氣體分子選擇性吸附在表面,引起頻率變化,從而實現對氣體濃度的檢測,如檢測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s)、有毒氣體等。?
在生物傳感器領域,QCM 常被用于檢測生物分子間的相互作用。例如,將抗體固定在晶體表面,當抗原溶液流過時,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,導致晶體表面質量增加,頻率降低,通過頻率變化可實時監測結合過程的動力學參數(如結合速率、解離速率),無需標記即可實現對生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。?
在材料科學中,QCM 可用于監測薄膜的生長過程。當薄膜材料(如金屬、聚合物)通過蒸鍍或沉積方式附著在晶體表面時,QCM 能實時追蹤頻率變化,計算薄膜的生長速率和厚度,為薄膜制備工藝提供精準的參數反饋。?
石英微晶體天平憑借其基于壓電效應和質量 - 頻率關系的原理,成為微量質量檢測的有力工具,其高靈敏度、實時性和無需標記的特點,使其在眾多科研和工業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,推動了微量分析技術的發展。